《技术的本质》读书分享

2022-04-16 / Books

人类技术发展史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这样的趋势:那就是重大创新发生的时间间隔正在不断的缩短。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用了8000年。从工业革命到电灯泡的产生,只花了120年。之后的90年,人类就登上了月球。再往后20里年互联网就出现了,紧接着仅仅过了九年,在21世纪初,人类基因组测序就完成了。技术正在不动声色地创造着这个时代所有的重大议题和惊人的巨变。技术决定者我们将关注什么,为什么新的东西兴奋不已。

《技术的本质》这本书讲述的并不是一项一项具体的技术,或者是某些将要出炉的新技术。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是技术是什么,以及技术是如何进化的

《技术的本质》这本书作者是著名的技术思想家、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教授,他涉猎了非常多的领域,包括电子工程、数学、经济学等等。但是,半个世纪以来,他一直在研究和追踪唯一一个重要的课题,那就是路径依赖性。也就是研究人的行为如何依赖于过去的全部行为。由此,他把这个研究应用到了很多的领域,其中就包括技术的进化和发展。可以说,阿瑟是少有的可以称为既是狐狸型通才又是刺猬型专才的人。阿瑟教授曾经担任过斯坦福大学人口研究与经济学系的主任。也正是在那一年,他成为了斯坦福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随后,他在经济学泰斗、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罗教授的邀请之下,加入了圣塔菲研究所。他这一待,就是20多年,成为了这座跨科学研究圣殿当中当之无愧的元老级人物。阿瑟教授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创新贡献很大。在1990年的时候,他就获得了专门颁给那些研究创新问题的顶尖学者的熊彼特奖。阿瑟教授对于技术本质的探寻,为技术创新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重要的洞见,比如 Java 语言的开发就用到了他的思想。在高科技投资领域,阿瑟教授的很多观点都是决策者必须要掌握的风向标。在《技术的本质》这本书里,阿塞教授就告诉我们,技术并不是死的,而是活生生的,它有自己的进化方向,也有自己的行事逻辑。他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讲了很多引人入胜的例子,从人类最初是怎么打造粗陋的石器,到怎么完成了复杂的石油冶炼,怎么从简易的莱特兄弟的飞行器到火箭和航天飞机的发明,还有基因编辑、水力发电、养殖蜜蜂等等。

通过这些林林总总技术进化和创新的例子色也提出了不少新的概念,比如说自创生、垫脚石、技术活跃、技术体等等。同时,他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比如说科学和经济是技术的副产品,又比如新技术先是对精神的建构,之后才是对物质的建构。接下来,我将通过三个部分来讲述《技术的本质》这本书中最重要的内容,分别是:

  • 第一部分,技术是什么?技术在本质上具有什么样的特性。
  • 第二部分,技术是如何进化的?即新技术它是怎么产生的。
  • 第三部分,技术的进化怎么推动了经济的进化?也就是活生生的技术是怎么让经济自身生生不息的繁衍。

技术是什么

首先,技术是什么,换句话说,技术从本质上来讲具有什么特性?技术从本质上来讲是自创生的,也就是说记述自己,创造了自己。如果我们去仔细观察任何一项新技术,就会发现所有新技术都不是无中生有被发明出来的,新技术都是从现存技术当中组合出来的。一组新的要素技术可以无限构成新的组合。比如黏合剂,既可以把它涂在玻璃纸的背面,成为透明胶带;也可以把它用在波音飞机的消音版上来抵抗声波的震动。你还可以把它用在高尔夫球杆上,在强烈的撞击之下,碳素纤维和碳依然能够牢牢的粘在一起。甚至,还可以把它涂在带电的玻璃表面,装到显示器上,这就成了智能手机的触摸屏。再比如全球定位系统,可以把它安装在飞机、轮船、汽车上进行导航,还可以用它来辅助土地勘探、规划土地耕种等等。某一项技术,就像是化学反应当中一个高度活跃的成分,虽然只是参与了各种技术组合当中的一项功能,但是却主导着这些不同的组合,它可以在无限的组合当中和其他的技术匹配在一起,为不同的目的进一步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书中,作者就给出了有关技术的三层定义,第一层定义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定义,那就是技术是实现人的目的的一种手段,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是单数的。它可以是一种方法,比如语音识别算法,也可以是一个过程,比如说化学工程当中的过滤法,还可以是一项装置,比如一个柴油发动机。从这个层面来说,技术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当我们在强调技术是一种软件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就是过程和方法,而当我们强调技术是一种硬件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就是具体的物理设备。技术的第二层定义,指的是它是实践和元器件的集成。从这个视角上来看,技术常常是复数的是技术的集合,或者叫做技术的工具箱。那当我们提到电子技术或者是生物技术的时候,就是指技术的这第二层定义。那技术的第三层定义指的是,它可以是运用在某种文化当中的装置和工程实践的结合。换句话说,这层定义是指技术是人类所有过去和现存技术的总和,是产生于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的应用。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技术具有更普遍的意义。比如当凯文凯利在他的演讲当中说,技术就是和硅谷相关的一切,那这个时候他指的就是技术的这第三层定义。

本书中,作者谈论的技术更多是基于第二层和第三层定义,而他谈论的重点尤其在于技术是如何进化的。

技术的进化

技术是如何进化的,即新技术是怎么产生的。关于技术的进化,这样的讨论和观点其实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有关生物进化的《物种起源》,仅仅四年之后英国著名的作家塞缪尔·巴特勒,就提出了机械王国的理论,他写了一篇影响广泛的文章——《机械中的达尔文》。巴特勒,他提出的观点就是在努力的把技术塞进一个类似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理论框架里面去。如今大家都知道,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两个最主要的机制就是变异和选择。如果我们来分析一些特定技术的时候,确实能够看到跟生物进化机制相类似的一些情况。比如说像火车的进化,就是通过变异和选择逐渐发展出了蒸汽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等等。但是,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来解释技术,有些地方就很难解释得通。比如说,很多新技术实现的是飞跃式的创新,也就是说在面对同样一个要实现的目标的时候,新技术会用完全不同的原理来实现它,一点儿都看不到前任技术的痕迹。比如说,就拿书籍出版来举例吧,人类先是发明了用笔和纸来抄写书籍,接着活字印刷术出现了,而发展到现代,出现了数码印刷机,每一次的进化都完全颠覆了以往技术。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说像是激光喷气式飞机、雷达等等。这些技术,他们在刚刚出现的时候,跟以前解决同样问题的技术,使用的原理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很多新技术不是任何其他先前技术的变种,也不是在以往技术的基础上稳步积累形成的。这些情况,用变异和选择的机制完全解释不通。所以如果想要解释这种完全颠覆的新技术是怎么来的,那么就一定存在一套其他的新理论。作者就认为技术进化的机制就是组合进化。最初很简单的技术通过组合成一个一个的技术模块,发展出了越来越多的复杂技术形式。如果我们把进化的机制比喻成人。那么它更像是一个喜欢古代小玩意儿的人,而不是一个天才的发明家。这个人,并不是在从无到有地发明出一些东西,而是把现有的一些部件进行连接组合,推陈出新,制造出一个新的东西。古腾堡发明印刷机,就是一个经典的技术组合进化,它更像是一种拼装,而不是无中生有的全新突破。在印刷机这项独立发明出现之前,已经具备了很多的关键元素。比如说活字印刷术,是在公元前四世纪由毕升发明的。又比如螺旋压榨技术,最初它使用于葡萄酒压榨机的。还有油墨和纸张的生产技术,这些也都被发明出来了。

另外,古腾堡还曾经做过金匠,凭借着对这一行的了解,他又对活字印刷系统整体进行了一些改进。所以,古腾堡发明印刷机并不是突如其来的一种全新技术,而是把各个不同领域的现存成熟技术拼装在了一起。这些拼装在一起的技术模块,每一个都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相互联系,共同服务于一个核心目标。然而,这种模块化的组合并不是技术进化的唯一机制。比如说激光技术,它的用途非常多,在农业生产当中,激光可以用在育种、除草、灭虫、检验作物基因等等方面儿,在日常生活当中,激光唱片、激光录像都是最常见的。在医疗当中,激光可以用作钻头、手术刀、焊枪等等,而在军事当中,激光可以用在坦克、舰艇、飞机等等武器装备上,还可以用在雷达上和激光制导炸弹上。机关的应用,是如此的广泛,但是当你追溯它的发展进程的时候,就会发现它并不是从某些特定的技术,比如说在农业当中,他不是从化学农药进化而来的,在武器当中,他也不是由弓箭制造技术发展而来的,在医疗当中,也并不是从制陶工艺而来的。所以一定有另外的超出组合进化的机制在起着作用。作者就认为,这第二个重要的机制就是捕捉现象。它指的是技术能够持续发现新的自然现象,并且带着特定的目的去驾驭这些现象。比如瑞士发明家维斯特劳注意到宠物狗身上沾满了带刺的苍耳之后,他就发明了尼龙搭扣。又比如,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他们就观察到,人们在日常检索内容的时候,会利用文章之间的交叉引用,他们就根据这个现象开发出了谷歌后台的超链接搜索算法。作者在这本书当中用一句话给出了很精辟的概括,那就是技术的本质就是对现象的有目的的编程。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你就能很好的理解这句话了。高露洁公司,曾经被一个难题困扰了几十年。你肯定听说过含氟牙膏,据说,可以帮助孩子预防龋齿,那制造这种牙膏的时候,就需要把氟化物的粉末加到牙膏管里去。可是,这道工序常常会把氟化物的粉尘弄得到处都是。高露洁的专家们就研究了几十年,但是都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最后,他们决定向社会广泛求助,提供高额奖金来悬赏解决方案。最后,一位粒子物理学专家提供了一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难题。他捕捉到的现象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带电的粉尘可以被塑料吸附。所以他就想办法让这些氟化物粉末带电,同时,把一个塑料管接地,这样带电的粉尘就会自动进到塑料管里,不会弄的到处都是了。这个解决方法实在是太简单了,但是却完美解决了困扰高露洁工程师长达几十年之久的大难题。

自然现象是新技术赖以产生的必不可少的源泉。所有的技术,不论是多么简单,或者是多么复杂,实际上,都应用了一种或者是几种现象。比如说,实际上,它用到了两个自然现象,一个是化学物质燃烧带来的热能可以转化为动能,这个现象,带来了发动机,让卡车可以实现自动推进。另一个是圆的东西滚动起来,比方的东西摩擦力小,这个现象带来了轮子,让卡车更容易移动。如此看来,一辆卡车的实质其实就是一个平台加上一个车厢,这个平台能够自动推进儿,车厢装载着人或者是货物,平台能够让车厢更容易的移动。卡车就是把两个现象结合在一起的,但最近日本某家汽车公司,他们真的把这两个现象分开进行设计,再组合起来使用,产生了新的创意。你可以看到这种新型的概念车,它分成了平台和车厢两部分,可以根据需要随意组合,你可以为平台匹配上不同功能和尺寸的车厢,这样就可以实现更多的装载移动的功能。平台匹配上封闭的带座位的车厢就成为了一个旅游大巴,平台匹配上一个大翻斗,就变成了一辆工程用车。所以,今后你要购买汽车的时候,可以变成分开购买底部的可移动平台和各种不同功能的车厢,这样的话你就相当于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拥有了很多量不同功能的汽车。

技术的进化机制,就是组合进化。作者告诉我们,每个技术都是通过对一组固定的现象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编程创造出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现象、核心的技术会不断的加入进化。所有的技术归根到底都来自自然现象,所有的技术最终都是这些现象的奏鸣曲。

技术进化推动经济进化

技术的进化怎么推动了经济的进化,也就是说活生生的技术,它是怎么让经济启动了自身生生不息的繁衍。作者认为,众多的技术结合在一起,就创造出了我们称之为经济的东西,他把经济定义为一套安排和活动。社会,可以借助这套系统来满足所有的需求,构成经济的整套安排,包括所有的制度、方法和与它对应的技术,比如说诊所和外科手术,市场和定价系统,金融系统和监管体系等等,这些安排都是实现人类各种需求的手段。经济从技术当中浮现,新技术带来新的解决方案,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和新的需求。而经济就是技术的一种表达,技术进化会引发经济的进化。作者就认为,在理解新技术带动新经济的过程当中有两个概念非常的重要,一个是重新域定,域是领域的域,定是定位的定。另一个是标准工程。这两个概念都和创新密切相关,我先来说说什么是重新域定。所谓的玉,通常指的是一个范畴,比如时间的范畴就可以叫做时间域,空间的范畴就可以叫做空间域。那么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把一组技术组成的工具箱和它相应的应用规范叫做这种技术的范畴,也就是技术域。这组技术,他们有共同的能力,捕捉了共同的自然现象,可以完成共同的目标。

比如说无线电工程就是一个域,数字技术也是一个域。这样,域定这个词的意思也就好理解了,那就是说,我们在开展一项任务之前,要确定具体使用哪些技术范畴。比如,一位建筑师要开始设计一个新的办公大楼,他可能会选择玻璃钢架结构,也可能会选择花岗岩。那么这个过程,就叫做域定,也就是要确定使用哪套技术工具箱和对应的规范。说到这里,重新域定的含义也就非常明确了,他指的是,你为了实现某个需求,放弃了原来使用的技术规范,

重新选择了一套新的规范。这个过程非常重要,会产生新的技术,带来颠覆性的改变,甚至你可以说重新域定这个概念,它会重新定义一个时代和它的边界。通常这会是一个伟大创意的诞生,也是一次改变世界的创举。比如说,人类运输史的发展,就是不断进行重新域定的过程。最开始,人类运输使用的是陆地域,学会开凿运河之后,运输就进入了由驳船、船夫、船闸等等构成的运河域。当发明飞机以后,运输就进入了航空域。陆地运输、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这三次重新域定,就是对人类运输史的创新。又比如,以前我们听音乐的时候,使用的是黑胶唱片,处理信息的方式是模拟,后来,我们听音乐用CD,处理信息的方式是数据。这也是一次重新域定。还比如,你可以从这个视角来看待零售出现,互联网之前,日常购物行为发生在线下实体商店,当电子商务时代来临的时候,日常购物行为发生在线上的网络商店,而现在的新零售时代,日常购物行为同时发生在线上和线下。这里日常购物行为是一项贯穿始终的就任务,而这项任务被我们在线上线下进行不断的重新表达,这就是零售业的重新域定,也是零售业的不断创新。说到这里,我们得出的结论就很重要了,那就是所有的创新都是在新的可能的世界当中,把旧的任务不断进行重新表达的过程。用这个思路来看待问题,会让你在技术急剧的变化当中更好地把握变与不变的本质。

接下来,作者又提到了标准工程。如果你看过任何一本工程手册就会发现,里面有许多的标准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说耦合旋转轴的19种方法,15种不同的凸轮结构,或者是五种振荡器的使用方法等等。这一类的手册,提供了标准的解决方案来解决那些重复性的问题。他也可以是对特定的技术用途提供特定的改进方案,那这套标准问题解决方案经过反复使用和验证之后,就会成为通用模式,这个时候它就变成了一个新的技术架构,我们就把它叫做标准工程。

标准工程对创新带来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他和重新域定带来创新的方式却又是非常不一样的。标准工程是对现有技术带来的标准问题提供标准的解决方案,然后,随着经验的累积产生一些微小的进步。这些微小的进步聚集在一起,被反复使用。那通过这个过程促使技术随着时间变化和进步。所以说标准工程也可以说是由微小进步的聚集所带来的缓慢创新。在20世纪初的时候,瑞士的工程师吗雅尔他就用标准工程这个创新方法创造了一系列的大桥。

这些桥采用的都是通用技术,根本不新鲜。比如说她用的材料就是常见的钢筋混凝土,而它采用的结构是当时被广为接受的形式,也就是由固定在桥拱上的构建来支撑桥面。马雅尔所做的创新,仅仅是在普通的材料和普通的结构形式之上,进行了一个微小的改进。他在桥面上加了一个平板,放在了桥拱顶部,然后,把平板的两端固定在桥墩上。这样一来,整个桥所承担的重量就被更均匀地分散在了整个结构上。这个解决方案同时也让桥拱和桥面的重量很轻,但是却有足够的强度。马雅尔的这个创新性的方案就让整个设计变得既有效又经济。就是这些普通的技术要素组合在一起却能够使得整体上呈现出了一种流动和和谐。建筑评论家就说,马雅尔建造的大桥是有史以来最美丽的混凝土大桥。这座大桥不仅是一个技术产品,更是一件艺术品。标准工程这个创新机制,最重要的不在于天才的创想,而是来自于知识和技能经年累月的积累。这里,又产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那就是创新就是关于解决方案的微小改进。即使是最日常性的项目,也是能够通过微小改进发现其中值得创新的部分的。标准工程就是一个对知识深度理解和认识的过程,正是这种深层的知识储备带来了崭新的创想。

小结,技术的进化怎么推动了经济的进化?作者认为,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由之前的发展决定,但是也不是完全不依赖之前的发展。当技术的发展选择的路径是重新域定的时候,那他就更倾向于在新的世界当中把旧的任务不断进行重新表达,以此来完成创新,而当技术的发展选择的路径是标准工程的时候,那他就更倾向于在微小的改进当中发现值得创新的部分。

总结

《技术的本质》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技术是什么?技术从本质上来讲具有什么特性。第二部分,技术是如何进化的,即新技术是怎么产生的。第三部分,技术的进化是怎么推动经济的进化的,也就是说活生生的技术怎么让经济也启动了自身生生不息的繁衍。其实,不论是认为技术控制了人类的生活,还是认为技术服务了人类的生活,这两种观点都是对的。没有技术就没有人类,反之,没有人类技术的存在也就没有了意义。人类需要的不只是经济上的舒适;人类,更需要的是挑战,是目的,是意义,需要和自然融为一体。如果技术把人类与自然分离,就消灭了人性,如果技术加强了人类和自然的联系,那就更好地确立了人性。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佛陀与上帝居住在计算机的电路里,或者是周期转动的齿轮当中,就和他们居住在群山之巅或者是盘坐在莲花上同样舒服。可以说,技术是自然的拓展,是人性的拓展,是更深的宇宙法则的一部分。了解技术的本质,你才能掌握未来。自然带给人类的天性和无穷的奥秘,正是我们创意的源头,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本源。